2010/8/16

人物專訪:台達IABU品質保證處經理鄭朝宗先生
最好的品質,來自於用心與堅持 – 台達IABU品質保證處

品質,是一個產品的核心;而產品,是一個公司最直接的形象。對於在2010年正式進入品牌元年的台達機電事業部(以下簡稱IABU)來說,品質更是達到下一個里程碑的關鍵。在這個時刻,帶領品質保證處(以下簡稱品保處)經理鄭朝宗先生接下這個重責大任,領導大家為IABU工業自動化產品朝向零不良的方向前進。

台達IABU品質管理的四大守護 – DQA、MQA、VQA及SQA
品質管理,這是大部份讀者不了解但是相當有興趣一塊,因此鄭經理在專訪一開始,就先介紹台達IABU品保處負責的工作流程以及現況。「目前IABU品保處負責台灣桃園一廠和吳江廠區二個區域,分為設計品質保證(Design Quality Assurance,以下簡稱DQA)、製造品質保證 (Manufacture Quality Assurance,以下簡稱MQA)、材料品質保證(Vendor Quality Assurance,以下簡稱VQA)和售後品質保證(Service Quality Assurance,以下簡稱SQA)四個部份,分別負責產品生命週期中不同時期的品質把關。

參與產品的出生 – DQA
DQA以預防與圍堵設計不良品到產線及市場為主要核心工作,並負責產品驗證、申請認證(主要是UL、CE等相關國際認證)、可靠度驗證和支援設計單位的測試。目前台達IABU生產的流程首先是由相關人員進行市場調查,根據結論提出產品企劃書之後,R&D人員依據企劃書進行研發設計,然後進行試做,最後才會進入量產。DQA在研發設計階段,便開始進行同步工程,要求所有包括設計、採購、業務和製造等相關人員共同參與開發,依不同的角色來做全面性產品評估,並在這個階段就進行修正,將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提早發現並使發生機率降到最低。鄭經理說:「由於這個部份主要是針對新產品的需求,因此DQA的20幾位工程師大部份都在桃一廠的研發中心服務。」

監控產品的成長 – MQA
MQA主要負責監督、管理產品製程以及產品品質的檢驗,確保試做及量產時產出的產品品質符合原始設計的要求。鄭經理指出:「我們桃一廠和吳江廠一共有37位品管工程師和136位品檢人員負責MQA的部份。和別的廠商比起來,我們的MQA人員相對是較多的;除了為因應多元的產品線之外,也代表我們對品質的重視。當然,我們希望品管工程師能夠不斷改進,找出生產過程中發生問題的原因,並提出精確的報告數字,讓相關人員能根據分析結果去要求相關單位進行改善,達到預防問題發生並落實領導、監督、稽核的循環。我們相信:好的品質對品牌形象絕對有正面的加分作用。」

確保產品的元件 – VQA
DQA和MQA主要是針對IABU內部流程的品質確保,VQA則是以一個消費者的角色來監督入料品質。鄭經理表示,由於台達IABU目前2900多個機種,進料種類繁多,因此VQA包含兩岸共有20幾位工程師和30幾位品檢員以軍規抽樣標準方式進行檢查,使不良品不流入生產線,並定義個別材料品質標準-「不接收不良品」;另外,定期進行供應商現場稽核、輔導、改善、追蹤及導入各種供應商管理手法使供應商不生產不良品,以提高供應商整體品質水準,達成雙贏的目的,進而保證包括進料品質、製程材料品質以及產品到達客戶端時,材料品質狀況都維持一定的標準。

服務產品的客戶 – SQA
面對產品出廠後的品質相關的問題,10幾位SQA工程師負責處理客戶反應的品質相關問題與客退維修分析等,對外除了能快速解決品質問題以滿足客戶需求外,對內將問題回報給相關單位,要求其提出品質改善與預防再發對策,並將對策水平展開且追蹤其有效性,將此經驗回饋到品質管理系統中;針對客退維修資料做有效的分析與統計,找出產品集中性問題並做持續改善,並提高客退不良品分析比例,更快速找出問題回饋給產線與RD人員進行確實改善。SQA對於產品品質問題不但可以快速的亡羊補牢外,事後的防微杜漸與防患未然也是必要工作,因此產品品質不斷精進是SQA的使命。

周詳的全面改革計畫
面對2014年的業績成長目標,鄭經理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改革工作。首先,從最基本的作業員教育訓練開始;和其他產品不同的是:工業自動化產品的生命週期長,汰換率很低,再加上新產品不斷推出,產線面對的是少量多樣的生產型態,頻繁換線對於生產力與品質是一個很大挑戰,因而作業員和品保部門都必須不停地學習產品相關技術。鄭經理說:「自2009年起,我們開始加強作業員的專業、紀律與教育訓練,並且以每三個月週期性進行生產作業的學科/術科考試,確保訓練成果。這個方案開始實施後,不但強化作業員的個人專業,產品製程中所發生的人員疏失更大幅減少,成果相當可觀!未來我們也會把成果帶到吳江廠區,進行同步改革。」

此外,鄭經理也針對不同部門的主要功能,提出下列大幅改善品質的計畫:

DQA
首先,DQA將進行下列工作:
1. 落實同步工程,進行全面跨部門的整合,推行DFMEA及DFx為基礎的設計審查。
2. 將UL認證模式由第三單位目擊檢測認證(WTDP)提升至自我檢測報告認證(CTDP),以提升產品美規認證的效率與品質。
3. 提升產品驗證的有效性,在有限人力及時間下,更快速找出產品問題回饋給RD人員修改,以做確實的改進。
4. 發展IABU產品可靠度系統,以提供客戶更耐用的產品。

MQA
在生產方面,MQA則帶領產線以不製造(預防)及不流出(檢測)不良品為首要核心工作,推行製造品質改善,主要包含:
1. 推行MFx(Manufacturing for excellence ) 卓越產品製造,也是全方位產品製造的預防改善活動。
2. 推行PFMEA(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)製程失效模式及結效應析,可在製程設計階段做好品質風險的評估與預防改善。
3. 增強產品測試的穩定性、找出關鍵輸出變數(KPOV)並使用SPC監控管理每個製程中的生產參數(KPIV),以便做最確實的預防與改進。

VQA
此外,鄭經理表示,2014年的目標約是目前實際業績的一倍多,換句話說:要達到目標,IABU會需要比現在多超過一倍的材料!為了確保品質穩定,VQA目前正積極與採購合作,研擬新的供應商管理辦法以選擇合適的供應商,尤其是針對中國製進口的材料篩選,更需嚴謹的把關機制。現在的材料品質不良率已降到幾十ppm,而進料檢驗方法將由過去的計數型轉變成計量型資料,用以防範可能的材料變異。

SQA
另一方面,SQA將針對於品質與客戶滿意方面進行改善:
1. 統計各產品的前三大客退主因,並消滅問題、同時進行市場不良回饋及追蹤。
2. 快速回覆客訴問題並提供有效對策,提高客戶滿意度。
3. 透過不良品分析結果的回饋,不斷增強品質管理系統,達到高品質的要求。
鄭經理很滿意的說:「在主管們與大家的努力下,今年7月與去年相比,產品的返修率已經降低了1/3,這是非常驚人的成效!當然,這絕對不是改革的終點,而是起點!」

不怕苦、不怕難的精神
對於鄭經理來說,所有的改革都應該從觀念改變開始。他說:「當全體同仁都發自內心願意認真地進行改革,我們就可以大幅躍進到另一個境界。QA的特色就是要不怕苦、不怕難,我們希望變成一個品質領導者的角色,將品質管理建立在每一個部門。我們的目標是將製程不良率降低到3.4ppm(0.00034%),雖然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,但是只要我們都能夠發自內心做到真正的改革,IABU一定會成功達到2014年的目標!」

更多相關訊息:
台達電子
台達電子機電事業部產品


台達IABU品質保證處經理鄭朝宗先生

新聞來源:Delta IABU Mar-Co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