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鄭崇華
台達集團 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
我們所屬的時代,正從數位時代進入速度更快、數量更龐大的量子時代。科技與工業的快速進步,改善了人類的生活,但大家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,卻忽略了天然資源的大量耗損及環境汙染。台達創業之初就瞭解產業發展雖然帶來生活的便捷,卻也造成地球資源的耗損和自然生態的衝擊,因此,多年來秉持「環保 節能 愛地球」的經營使命,期許同仁設計創新的產品解決環境問題,從問題的「製造者」;轉為問題的「解決者」。
國際能源署(IEA)針對全球暖化現象所提的減碳策略中,近一半都是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來達成,主要包括終端設備、交通工具與新建建築等三大項目,這些領域中包括電源效率的提升、電動車與充電解決方案,以及綠建築等,都是台達致力發展的產品與解決方案。自80年代投入開發交換式電源產品以來,台達不斷致力於提升電源產品的效率,目前所有產品效率都超過90%,直接協助全球客戶節能減碳,2010年至2019年,累計節省314億度電;此外,台達積極參與國際間氣候議題的相關活動,為加速交通運輸低碳轉型,呼應減緩全球升溫低於2°C的目標,於2018年率先加入國際電動車EV100倡議,為全球第一家電動車能源基礎設施提供者會員;在綠建築方面,自2006年起,台達承諾所有新建廠辦都將是綠建築,並持續透過台達綠建築節能方案推廣建築節能,目前在全球已打造27棟綠建築、2座獲得LEED綠建築標章認證的綠色機房。
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公布《2019年碳排放差距報告》(Emissions Gap Report 2019),報告顯示,全球過去10年不夠努力,必須加速積極減碳排放,2020年到2030年之間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減碳行動,每年減少7.6%的碳排放,方可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.5°C以內。世界經濟論壇(World Economic Forum)《2020 年全球風險報告》(Global Risks Report 2020) 中更指出,風險的影響力前五名中,與環境相關則包括氣候行動失敗、極端天氣事件、極端氣候及生物多樣性喪失,氣候變化則已經連續四年成為全球專家和決策者最擔憂的議題。台達發揮企業公民的角色,積極投入減碳行列,除了率先以科學化減碳方法訂定全球減碳目標,以2014年為基準年,於2025年碳密集度下降56.6%,以及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簡稱TCFD)以行動落實面對氣候變遷的減緩及調適工作。 同時,為讓更多民眾了解氣候危機,台達在環境教育面向,不斷嘗試用不同方法向外擴大社會影響層面,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每年派員自聯合國氣候會議帶回最新資訊,近年更於COP大會中主辦周邊會議,與國際知名智庫分享台達經驗,即時接軌國際氣候變遷相關報告。2019年底,台達摘譯IPCC《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》(SROCC),這份正式報告說明了氣候變遷對全球海洋、極地、沿岸、高山地區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社群的影響,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機率也會增加。更嚴重的是,地球持續升溫恐將造成70%左右的永凍土解凍,有可能顯著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,後果不堪設想。另一方面,極端氣候對水資源分佈所造成的衝擊也愈來愈大,且伴隨著地球暖化的程度日趨惡化,為了喚起民眾對於水資源的重視,台達文教基金會與日本NHK Enterprises合作拍攝《水起.台灣》紀錄片,以8K超高畫質拍下氣候變遷對水資源的衝擊,把大自然中的水景如實呈現,以台灣未來或正在面臨的挑戰,呼籲大眾重視這項議題。環保節能是我長久以來關心與努力的方向,看著地球上的災難一年比一年嚴重,令我十分憂心,希望大家即刻行動。各國政府、企業界要更有遠見、提出真正有效的政策,並且必須注意甚至預防產業與經濟發展時的環境問題,讓全人類都有環保、節能、愛地球的認知,改變生活習慣。現在就是起點,讓我們一起為地球的永續發展而努力。
國際能源署(IEA)針對全球暖化現象所提的減碳策略中,近一半都是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來達成,主要包括終端設備、交通工具與新建建築等三大項目,這些領域中包括電源效率的提升、電動車與充電解決方案,以及綠建築等,都是台達致力發展的產品與解決方案。自80年代投入開發交換式電源產品以來,台達不斷致力於提升電源產品的效率,目前所有產品效率都超過90%,直接協助全球客戶節能減碳,2010年至2019年,累計節省314億度電;此外,台達積極參與國際間氣候議題的相關活動,為加速交通運輸低碳轉型,呼應減緩全球升溫低於2°C的目標,於2018年率先加入國際電動車EV100倡議,為全球第一家電動車能源基礎設施提供者會員;在綠建築方面,自2006年起,台達承諾所有新建廠辦都將是綠建築,並持續透過台達綠建築節能方案推廣建築節能,目前在全球已打造27棟綠建築、2座獲得LEED綠建築標章認證的綠色機房。
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公布《2019年碳排放差距報告》(Emissions Gap Report 2019),報告顯示,全球過去10年不夠努力,必須加速積極減碳排放,2020年到2030年之間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減碳行動,每年減少7.6%的碳排放,方可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.5°C以內。世界經濟論壇(World Economic Forum)《2020 年全球風險報告》(Global Risks Report 2020) 中更指出,風險的影響力前五名中,與環境相關則包括氣候行動失敗、極端天氣事件、極端氣候及生物多樣性喪失,氣候變化則已經連續四年成為全球專家和決策者最擔憂的議題。台達發揮企業公民的角色,積極投入減碳行列,除了率先以科學化減碳方法訂定全球減碳目標,以2014年為基準年,於2025年碳密集度下降56.6%,以及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簡稱TCFD)以行動落實面對氣候變遷的減緩及調適工作。 同時,為讓更多民眾了解氣候危機,台達在環境教育面向,不斷嘗試用不同方法向外擴大社會影響層面,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每年派員自聯合國氣候會議帶回最新資訊,近年更於COP大會中主辦周邊會議,與國際知名智庫分享台達經驗,即時接軌國際氣候變遷相關報告。2019年底,台達摘譯IPCC《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》(SROCC),這份正式報告說明了氣候變遷對全球海洋、極地、沿岸、高山地區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社群的影響,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機率也會增加。更嚴重的是,地球持續升溫恐將造成70%左右的永凍土解凍,有可能顯著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,後果不堪設想。另一方面,極端氣候對水資源分佈所造成的衝擊也愈來愈大,且伴隨著地球暖化的程度日趨惡化,為了喚起民眾對於水資源的重視,台達文教基金會與日本NHK Enterprises合作拍攝《水起.台灣》紀錄片,以8K超高畫質拍下氣候變遷對水資源的衝擊,把大自然中的水景如實呈現,以台灣未來或正在面臨的挑戰,呼籲大眾重視這項議題。環保節能是我長久以來關心與努力的方向,看著地球上的災難一年比一年嚴重,令我十分憂心,希望大家即刻行動。各國政府、企業界要更有遠見、提出真正有效的政策,並且必須注意甚至預防產業與經濟發展時的環境問題,讓全人類都有環保、節能、愛地球的認知,改變生活習慣。現在就是起點,讓我們一起為地球的永續發展而努力。

海英俊
台達電子 董事長
鄭平
台達電子 執行長
台達秉持「環保 節能 愛地球」的經營使命,運用電力電子核心技術,整合全球資源與創新研發,台達在發展業務的同時,更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,企業社會責任策略與業務發展一致,均以節能為核心,不斷提高產品節能效率,推動內部各項節能方案並推廣綠建築,並將相關經驗擴展到全球各地,期望在公司成長的同時,面對氣候變遷的危機,一起節能減碳,接軌全球永續發展目標,邁向世界級企業公民。台達長期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,近年來,陸續榮獲多項國內外企業社會責任的榮耀與肯定。2019年更是成果豐碩,受到諸多獎項與榮耀,包括:第四度獲選為道瓊永續世界指數全球電子設備「產業領導者」、SAM永續年鑑中第六度獲得金獎、CDP之氣候變遷第三度獲選氣候變遷「領導等級」,亦名列富比士雜誌2019全球2000大企業、台灣永續指數(FTSE4Good TIP Taiwan ESG Index)、摩根史坦利ESG領導者指數(MSCI ACWI ESG Leaders Index、Taiwan ESG Leaders Index)等。同時,台達2019年榮獲《遠見雜誌》企業社會責任「年度榮譽榜」。在中國,亦名列中國外資企業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、《南方周末》「2019年度綠色發展企業」殊榮;在泰國,榮獲泰國證券交易所最佳永續獎及泰國永續投資獎等。另外,台達產品Breez通風換氣扇因優異的節能特性,再次獲得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(The U.S.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,簡稱EPA)授予能源之星年度合作夥伴的
殊榮,這是台達連續五年獲得此獎項,更是第三年再度獲得傑出永續獎,這些來自全世界對台達的肯定,都是全體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果。
台達自2007年即設立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,為了因應國際趨勢深化台達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發展,2019年正式設置永續長一職,負責並統籌台達永續發展的方向,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簡稱SDGs),並聚焦其中的氣候行動、工業/創新基礎建設、全球夥伴、永續城市、可負擔能源、教育品質以及責任消費與生產等項目,並為利害關係人有效溝通與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,以達成企業永續發展並落實世界級企業公民。
台達企業永續落實在公司治理、環保節能、員工關係與社會參與等各面向持續精進。公司治理方面,除增進董事會職能,並健全監督功能及強化管理機能外,面對氣候變遷對於世界各地的影響逐漸加劇,氣候異常導致生命與財產損失日益嚴重,台達率先導入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」,鑑別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及其所造成的財務影響,建構適應氣候風險的能力,並進而減低可能的氣候風險。台達重視創新研發,持續投入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,於全球各地設立研發中心,2019年投入創新研發經費占總營收的8.9%。此外,台達視供應商為長期夥伴,為能與供應商攜手合作,強化供應商的韌性,訂定供應鏈短中期關鍵目標,擬定具體做法,以有效推動與落實,2019年關鍵供應商溫室氣體實際減量成果為1.3%。
環保節能方面,台達長期關注氣候變遷,積極參與國際倡議活動並於2015年簽署《We Mean Business》,承諾「企業自主減碳」、「揭露氣候變遷資訊」、「參與氣候政策」,2017通過SBT科學化減碳目標,承諾2025年的碳密集相較2014年下降56.6%,展現國際接軌全球升溫控制2°C以內的企圖心,2019更進一步呼應1.5°C,並在全體同仁實踐節能減碳的努力下,陸續在2018、2019年皆達成階段性減碳目標;2018年亦加入氣候組織(The Climate Group)發起的國際電動車EV100倡議,2019年先達成台灣地區100%設置電動車充電樁,提供員工與客戶友善的電動車使用環境,未來將逐步將全面展開至全球廠區。同年,更首度受邀參加紐約氣候週的核心會議,分享轉型低碳運具的行動策略及挑戰。
台達從核心競爭力中,運用三個面向,包括產品、廠區與綠建築著手,實踐節能減碳。台達持續投入產品創新,提供高效電源產品協助全球客戶節電,2010年至2019年,累計節省314億度電,約當減少1,674萬噸碳排;台達致力於廠區節能管理,2011至2019年,累計實施2,036項節能方案,節電262,464仟度電,相當於減少碳排約207,474公噸;過去十多年,台達在全球打造了27座廠辦及學術捐贈的綠建築,以及2座LEED認證的綠色資料中心,2019年,經認證的15棟廠辦及5棟捐建綠建築,共計節電2,148萬度電,約當減少13,415噸碳排。
除此,台達2019年於廠區推行73項減廢措施及97項節水方案,共節省2,346公噸廢棄物與411.4仟噸用水量;東莞廠區於2019年導入UL 2799廢棄物零掩埋標準,獲得最高等級白金級認證,達到100%廢棄物轉化率(含8%焚燒熱回收)成果,邁向循環經濟的里程碑。
社會方面,人才競爭力是台達持續茁壯的關鍵,台達持續佈局全球各大專院校,至美、歐、日、印、星、馬等地募集關鍵人才,透過社群行銷及全球實習方案打造世界級雇主品牌。為了吸引及留任人才,台達透過具競爭力的薪酬架構爭取人才,尤其注意公司經營績效與員工薪資之關聯性與合理性設計,並衡量全球各地的薪資行情及經濟指標做適當的調整。因應企業積極轉型為品牌事業與解決方案提供者,台達藉著關鍵人才梯形盤點與栽培策略,依公司策略劃分出三大學習重點,促進內部人才流動與跨領域能力發展。另外,2019年台達大幅升級了線上學習平台,讓各地區的線上學習資源共通,同仁從學習本地課程到能全球跨區學習,並積極拓展內部知識平台與專家社群(Delta Management System,簡稱DMS)。2019年台達全球的培訓支出達10,330,748美金,全球人均受訓時數為47小時。員工關係與多元平衡的部分,台達恪守人權標準、導入人權風險管理、落實員工溝通、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以守護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並提供優於法令的關懷照護制度。台達長期以普及低碳住行概念、推廣科學能源教育與氣候行動,以及積極培育人才三大主軸為社會貢獻己力。
DeltaMOOCx線上學習平台是台達基金會針對高中、高工及科技大學設計的線上免費學習課程;至2019年為止,平台上的教學影片點閱數累積已突破700萬,社會投資報酬率(SROI)評估顯示平均每投入1元的成本,可以創造超過9元的社會價值和影響力;而為提倡氣候變遷下的水圈危機意識,台達攜手日本NHK Enterprises團隊,製作以水資源為核心的8K環境關懷紀錄片《水起.台灣》,吸引上萬名觀影民眾,包含政府決策者、企業和媒體高層等。
永續發展是利己利人的百年事業,台達將持續強化精進,以電子電力的核心本業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並透過跨國界跨領域的合作擴大影響力,為地球為後代打造永續的未來。
台達自2007年即設立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,為了因應國際趨勢深化台達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發展,2019年正式設置永續長一職,負責並統籌台達永續發展的方向,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簡稱SDGs),並聚焦其中的氣候行動、工業/創新基礎建設、全球夥伴、永續城市、可負擔能源、教育品質以及責任消費與生產等項目,並為利害關係人有效溝通與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,以達成企業永續發展並落實世界級企業公民。
台達企業永續落實在公司治理、環保節能、員工關係與社會參與等各面向持續精進。公司治理方面,除增進董事會職能,並健全監督功能及強化管理機能外,面對氣候變遷對於世界各地的影響逐漸加劇,氣候異常導致生命與財產損失日益嚴重,台達率先導入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」,鑑別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及其所造成的財務影響,建構適應氣候風險的能力,並進而減低可能的氣候風險。台達重視創新研發,持續投入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,於全球各地設立研發中心,2019年投入創新研發經費占總營收的8.9%。此外,台達視供應商為長期夥伴,為能與供應商攜手合作,強化供應商的韌性,訂定供應鏈短中期關鍵目標,擬定具體做法,以有效推動與落實,2019年關鍵供應商溫室氣體實際減量成果為1.3%。
環保節能方面,台達長期關注氣候變遷,積極參與國際倡議活動並於2015年簽署《We Mean Business》,承諾「企業自主減碳」、「揭露氣候變遷資訊」、「參與氣候政策」,2017通過SBT科學化減碳目標,承諾2025年的碳密集相較2014年下降56.6%,展現國際接軌全球升溫控制2°C以內的企圖心,2019更進一步呼應1.5°C,並在全體同仁實踐節能減碳的努力下,陸續在2018、2019年皆達成階段性減碳目標;2018年亦加入氣候組織(The Climate Group)發起的國際電動車EV100倡議,2019年先達成台灣地區100%設置電動車充電樁,提供員工與客戶友善的電動車使用環境,未來將逐步將全面展開至全球廠區。同年,更首度受邀參加紐約氣候週的核心會議,分享轉型低碳運具的行動策略及挑戰。
台達從核心競爭力中,運用三個面向,包括產品、廠區與綠建築著手,實踐節能減碳。台達持續投入產品創新,提供高效電源產品協助全球客戶節電,2010年至2019年,累計節省314億度電,約當減少1,674萬噸碳排;台達致力於廠區節能管理,2011至2019年,累計實施2,036項節能方案,節電262,464仟度電,相當於減少碳排約207,474公噸;過去十多年,台達在全球打造了27座廠辦及學術捐贈的綠建築,以及2座LEED認證的綠色資料中心,2019年,經認證的15棟廠辦及5棟捐建綠建築,共計節電2,148萬度電,約當減少13,415噸碳排。
除此,台達2019年於廠區推行73項減廢措施及97項節水方案,共節省2,346公噸廢棄物與411.4仟噸用水量;東莞廠區於2019年導入UL 2799廢棄物零掩埋標準,獲得最高等級白金級認證,達到100%廢棄物轉化率(含8%焚燒熱回收)成果,邁向循環經濟的里程碑。
社會方面,人才競爭力是台達持續茁壯的關鍵,台達持續佈局全球各大專院校,至美、歐、日、印、星、馬等地募集關鍵人才,透過社群行銷及全球實習方案打造世界級雇主品牌。為了吸引及留任人才,台達透過具競爭力的薪酬架構爭取人才,尤其注意公司經營績效與員工薪資之關聯性與合理性設計,並衡量全球各地的薪資行情及經濟指標做適當的調整。因應企業積極轉型為品牌事業與解決方案提供者,台達藉著關鍵人才梯形盤點與栽培策略,依公司策略劃分出三大學習重點,促進內部人才流動與跨領域能力發展。另外,2019年台達大幅升級了線上學習平台,讓各地區的線上學習資源共通,同仁從學習本地課程到能全球跨區學習,並積極拓展內部知識平台與專家社群(Delta Management System,簡稱DMS)。2019年台達全球的培訓支出達10,330,748美金,全球人均受訓時數為47小時。員工關係與多元平衡的部分,台達恪守人權標準、導入人權風險管理、落實員工溝通、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以守護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並提供優於法令的關懷照護制度。台達長期以普及低碳住行概念、推廣科學能源教育與氣候行動,以及積極培育人才三大主軸為社會貢獻己力。
DeltaMOOCx線上學習平台是台達基金會針對高中、高工及科技大學設計的線上免費學習課程;至2019年為止,平台上的教學影片點閱數累積已突破700萬,社會投資報酬率(SROI)評估顯示平均每投入1元的成本,可以創造超過9元的社會價值和影響力;而為提倡氣候變遷下的水圈危機意識,台達攜手日本NHK Enterprises團隊,製作以水資源為核心的8K環境關懷紀錄片《水起.台灣》,吸引上萬名觀影民眾,包含政府決策者、企業和媒體高層等。
永續發展是利己利人的百年事業,台達將持續強化精進,以電子電力的核心本業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並透過跨國界跨領域的合作擴大影響力,為地球為後代打造永續的未來。